企业是“经营”还是“管理”?这两者的分别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多企业家和经理人并不太清晰,但却是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企业是“管理”而非“经营”,如何成功转型?
“经营”是财,“管理”是寿
“经营”与“管理”的分别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多企业家和经理人并不太清晰,但却是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
而忽视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是特别严重的。
看看我们周围,很多企业红火几年就倒下了,很多企业出现了大起大落,很多企业遇到了成长的极限,也有一些企业出现了失控以至腐败。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探讨一下“经营与管理”的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经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业务(business)做起来,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来服务于哪些市场、客户、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等。
而管理关注的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更稳健、更持久,所以管理(management)触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成本控制管理、产品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等。
我打一个比方:经营的好坏就如同看一个人是否有钱,而管理的好坏就如同看一个人是否健康。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有钱而牺牲掉健康,以至生命?反过来说,也没有多少人认为只刃行了—没有钱的日子也照样不好过。所以“钱”与“健康”两者缺一不可的。同理,我们只要把这里的“人”换成“企业”就不难理解了。企业经营搞好了,可以很健康。所以“经营”与“管理”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不能只顾一个方面,必须同步前进。
“经营”光环的极限
中小企业在高速成长期把工作重点入在经营(业务)上是无可非议的。以至是最佳选择。因为任何企业首先要过生活关,只在生活问题解决了,企业不再为能否保住自己的饭碗担心了,才有可能顺着“金字塔”向上走,追求更高境界的成功。那么,如果企业的生活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应当把精力放哪里呢?如果连续放在经营上,企业的业绩也许会不断攀升,企业成长的速度会更快,但是问题也会越积越多,就可能出现管理滞后带来的诸多问题,如:优秀人才流失、销售腐败、采购腐败、人浮于事、部门之间扯皮、运营失控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企业从成功到成熟的主要障碍。
所以在关注经营(业务)的前提下,企业要逐步腾出手来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我认为在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关键的几个方面是:战略管理、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客户关系与信息反馈系统管理、员工信息反馈系统管理等。
“重中之重”的战略管理
首先我们谈一下战略管理。它是所有管理领域的根本,其它管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战略服务的。我们常常说:“管理出效益”,而这个效益主如果由战略管理决定的。如果战略失误,其它方面的管理体系再健全也无济于事。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什么是“战略”。在我看来,战略就是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为哪部分人服务?
2、在目标客户群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3、这些人为什么非要消费我们的产品?
4、几年以后企业要达到什么目标?
5、如何才能达成目标?企业靠什么(竞争优势)来达成目标?
6、企业靠什么赚钱(赢利模式)?赚的是哪一部分钱?
7、企业达成目标要分成几个阶段走?
8、第一步从哪里开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