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代表着竞争力,然而,很多企业的销售都存在着执行不力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销售执行力? 本文分析了销售执行不力的六大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销售执行力的六个技巧,可供参考!
销售执行不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
一、管理人员自身定位不清。
一些管理人员在执行方面,往往把自己等同于局外人,等同于一线员工,缺乏对自身角色的认知,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情形下,作为下属也上行下效,从而造成执行不力。比如,有一位销售员由于业绩突出,而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但职位上升了,其思想与言行却“涛声依旧”,仍旧以大业务员的标准来看待自己,不能有效管理下属,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造成团队执行力差。
二、执行标准不详细。
很多中小企业在制定销售政策或者销售方案时,制定执行标准缺乏量化与细化,以致销售人员执行时,由于缺乏量化的步骤而不知所措。比如,某企业在安排营销人员市场工作重点时,用了“要强化渠道管理,做好铺货、陈列以及活泼化等工作”,但如何做好铺货,铺货网点数量、铺货率及其工夫要求以及如何做好陈列、陈列标准等,却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以致操作起来,很难规范和进行考核,造成执行力缺失。
三、刚愎自用,高估自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让人唏嘘不已。其实,马谡之所以遭此下场,跟其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很大的关系。而在企业销售中,执行不力,有时也跟销售管理人员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总认为自己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最了解顾客,以致听不得上司或者总部的意见,从而出现表面应允、背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软抵挡”行为,让执行大打折扣。
四、管理链条长。
企业销售执行不力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有可能就是营销组织体系中管理环节较长,造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信息传递不畅,从而对政策或者方案理解有偏差,加上一些营销管理人员较为“官僚”,常常呵斥下属,造成下属有不清晰的地方,也不敢贸然去问,在这种状况下,执行起来,肯定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五、个人与企业利益产生冲突。
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激励不相容”理论: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你委托别人为你做一件事的时分,如果他的利益与你的不一致,那就别指望这事能如你所愿。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总结出来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公司政策或者方案推广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就会出现或明或暗的抵挡。比如,有的企业一再要求营销人员推广高利润的新产品,可是赢利型产品却在市场上很难推广,不如卖老产品见效快,所以,无论企业怎么强调,他们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抵制。
六、能力原因。
不论是营销管理人员,还是一线销售人员,执行不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企业下达的指标与员工的执行能力不匹配,这样,也会影响企业销售政策的执行。比如,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大力开发新市场,开发能力强的,当然驾轻就熟,可开发能力弱的,就有可能会出现不达标的现象,企业方针政策的执行就会如同“浮萍”而没有根基。
那么,如何提升销售执行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销售执行力?所谓销售执行力,就是把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方案与营销细节完整执行的能力,是指把营销工作尤其是营销指标做到位的能力,所谓做到位,就是能够准时、按标准、以最经济的方法完成既定的目标或任务。
提升销售执行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
很多时分,管理人员恰恰是执行力不顺畅的障碍,因此,要想提升执行力,首先,要先强化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对于管理者来说,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业需要你做什么。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自我修炼、自我约束以及企业及销售部门建章立制,来自上而下提升执行力。
第二、对企业政策与营销方案清楚。
包括四个方面:一、目标清楚,明白自身以及下属应当做什么,比如,是否清楚企业下达的各项销售指标,这些指标下属是否也明白?是否明白该怎样去详细分解。二、标准清楚,即做到什么程度,怎么来衡量?比如,说到军人的齐步走,它包含三个意思:兵士听到命令后先迈出左腿;每一步的步幅为75公分;每分钟的步频为116步。这就是标准,企业也要制定详细、量化、细化而可执行的销售作业标准,以更方便地让销售人员去执行。三、方法清楚,即用什么方法,采取哪些步骤来完成指标,:比如,经济不景气,企业可以加快市场开发进度、增加客户拜访频率、做促销活动拉动等,来完成达标。四、工夫清楚,也就是指标要在什么工夫完成,这些都要做详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