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分享
民营书店如何“活”下去 独特的文化体验更具吸引力
2014-07-11 11:57  浏览:30227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1年,国内民营书店用“兵败如山倒,全面大溃退”形容并不过分。整整一年,与民营书店有关的新闻总围绕着“倒闭”、“关门”这样的颓废词汇。如果还是单靠卖书与网络书店竞争,民营书店只能越走越窄。有业内人士提出,独特的文化体验也可以成为民营书店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年底前将出台扶持民营书店发展的减税、减房租政策。今后还要将国有书店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所有城市的繁华街道必须给书店预留位置,社区新建的地方都要留出书店经营的位置。”

  不久前,杭州、上海两地相继建立了百万元级的民营书店专项扶持资金,这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出台,好像让陷入生活危机的民营书店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民营书店的溃退

  2011年,国内民营书店用“兵败如山倒,全面大溃退”形容并不过分。整整一年,与民营书店有关的新闻总围绕着“倒闭”、“关门”这样的颓废词汇。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翟德芳在今年1月5日晒出书店年利润:“全年完成销售1100万元,利润36万元。这一年我们卖了36.44万册书,每本书的利润是不到1元。我们的进货折扣是六三折,真实没有本钱七折卖书。”36万的年盈利额仅仅和一位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年薪持平,让很多人大呼实体书店挣钱太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道如此艰难的2011年,有此业绩已算是实体书店的成功了。

  2011年7月,拥有17年历史、曾被誉为“北京三大民营书店”之一的风入松书店关门停业。面对众多读者的缅怀,风入松书店董事长王洪彬无奈表示,伴着周边商铺价格的上涨,风入松书店目前所在地的房租价格已经达到每月5万元的水平,真实不堪重负。11月底,上海最大的旧书店——小朱书店因为面临拆迁问题不得不关门歇业。

  在早年的香港,曾出现民营书店“越开越高”的奇异现象。伴着商业地区一层铺面的价格暴涨,书店开始迁往二楼、三楼,以至十几层高的楼层。高度越来越高,面积却越来越小,客流也随之愈发稀少。

  国内的民营书店的生活同样不容乐观。去年10月,国内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的倒闭,给社会带来的震惊不亚于一次书店界的8级地震。光合作用曾经被看做是民营书店的楷模,白领必去的小资胜地,国内最有希望的第二个“诚品书店”,但它同样没能抵御这场全行业的溃退。

  光合作用的倒闭将民营书店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几天之内高层集体辞职、危急关头无人出面应对难题、几十家图书供应商货款被拖欠、光合作用在北京的数家店面被哄抢。不断发生的民营书店倒闭,引发业内外对于民营实体书店的生活危机,以及经营模式的各种争论。

  最后一根稻草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土地价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我国图书销售的总量只上升了25%,房租压力在增大。”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说。“如果我们当初没有买下这块土地,现在的经营状况肯定会更难。”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说。

  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被看做是压垮民营实体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其中,仅房租一项就已经让书店的经营不堪重负。

  同时,作为人力密集性产业,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必须靠人力来完成,但是图书又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近几年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已经使得实体书店的低利润无法支付合适人才要求的工资。

1/212下一页尾页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