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从“三国演义”中的借刀杀人 看谈判策略
2014-07-11 09:32  浏览:41886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谈判中很好的运用了借刀杀人,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这对于商务谈判同样适用,借用自己或公司以外的人、事、物,达到己方的目的。

  商务谈判的理论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市场经济运作体系,而商务谈判是更好的达成交易,促使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者研究商务谈判以来,发现商务谈判中策略技巧与中国的兵法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所用到的策略技巧都可以在兵法三十六计中找到对应的计谋,无论是言语,还是内容,可谓配合的一一对应。作者发表的很多篇商务谈判文章,也是运用了兵法三十六计的计策名字。本篇文章就是谈借刀杀人的商务谈判策略。

  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诸葛亮病故,预知大将魏延将起兵谋反称王,便设一计。大将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这是一个经典的借刀杀人的案例。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想方设法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飞快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布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借刀杀人的谈判策略,在现代经济商务往来中,也会常常用到,借用自己或公司以外的人、事、物,达到己方的目的。谈判高手总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条件;借用社会力量(社会公众舆论等),借助法律条文,借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借助第三方的文字与语言来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与对方进一步讨价还价,完成谈判成功的最终目的。刀是资源,人是利益,借助别人的资源为自己创造利益,就是借刀杀人的妙处所在。借刀杀人,关键在于借谁的“刀”,借谁的资源,为我方争取利益。

  商务谈判策略千变万化,很多经典故事中蕴含着可以借鉴的知识。诸葛亮在谈判中的借刀杀人,也可以作为借刀杀人的谈判策略,A公司或者根本无意与B公司合作,或者只是探索,但借助B公司“这把刀”,来迫使C公司在价格上进行较大让步。

    IP:113.92.3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